編者按
作為福建省紅十字會組織開展的第三屆紅十字青少年文化節的重要活動分支,“青年人道者在行動”微論壇稿件征集活動以高校青年為參與主體,組織高校學生圍繞“投身紅十字活動、增強人道理念、促進自我發展”等展開深度探討,以網絡論壇的形式增進青年對紅十字人道行動的正確理解與參與。點擊了解:“青年人道者在行動”微論壇征文活動
征集令發出后,收到來自全省各高校紅十字青年骨干的熱烈反饋和積極投稿。11月2日起,“福建紅十字”微信公眾號開設“‘青年人道者在行動’微論壇征文選登”專題,刊登投稿優秀作品,展現青年人道者風采。
征文選登
責任擔當,你我同行
作者:劉苗
廈門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2021級
紅十字,象征著人道、博愛與奉獻,而人道則是紅十字文化的核心與基石,是對人價值、生命和生存高度尊重和保護的善良理念。在我看來,人道對于我們青年來說,不僅意味著要擁有一顆善良的心靈,更需要帶著使命與擔當,在落實人道主義的過程中更好的傳播人道這一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紅十字組織是全世界影響范圍最廣、認同程度最高的國際組織。紅十字不僅是一種精神,更是一面旗幟,跨越國界、種族、信仰,引領著世界范圍內的人道主義運動。
人道作為紅十字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代表著生命理念,具體為生命至上與生命平等。由此可見,人道主義可以更好地指導青年人投身于紅十字行動,培養自我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無論是首個醫師節弘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還是疫情期間青年人逆行而上挺身而出的奉獻精神,無一不體現出青年人在人道理念的指引下,積極的承擔著自己的責任。
“如果人們都能以同情慈善,以人道的行徑來剔除禍根,則人生的災患便可消滅過半”,愛迪生如是說。在現實生活中,人道主義可以更好地指引我們進行各項活動。無論是生活上的不如意還是工作上的困難都可以被善良的人或事所治愈,同樣在人道主義的感召下,我們也在用自己的善良與奉獻將這份理念傳遞下去?!芭踔活w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可能是人道主義比較貼切的描述。以自己的責任與愛心去撫慰世界上的傷痛,并不尋求物質上的回報,但卻獲得了心靈上的滿足。
法捷耶夫曾表示,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所激勵,就愈發出強烈的光輝。紅十字會一次次的救援活動激勵了我,近期在抗擊疫情和抗洪行動中,紅十字所展現的人道主義精神讓我找到了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同時也指導著我在生活中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們。因此我也通過紅十字會參與了博愛基金關愛困難群眾這一項目,在這其中我收獲了滿滿的責任感與幫助他人后的幸福感。
冀以塵埃之微補益山海,以螢燭微光增輝日月。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們青年人在人道主義理念的指引下應當努力的提高自身素質,在科學文化方面為祖國的科教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在思想上弘揚人道主義精神,努力建設和諧美麗的中國。同時我們也應當在日常的生活中,懷著執著的信念,不懼風雨勇往直前,散發出自己青春應有的活力與光芒。
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人道主義的光輝不可掩蓋,青年人肩負的責任與擔當必不可少。在一次次紅十字的活動中,我們中華兒女將自己的青春奉獻到祖國與人民的事業中,也必將將紅十字的人道主義精神進行傳承、發展與創新,進而熔鑄成一代代青年的人道主義精神。
END
“福建紅十字”微信公眾號“青年人道者在行動”微論壇征文選登為期一個月,每日刊登優秀作品,作品選登結束后,將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10名,由福建省紅十字會頒發榮譽證書和相應獎品,敬請期待。
歡迎小伙伴們關注“福建紅十字”官方公眾號,“點贊+在看+轉發”優秀作品,一起為青年人道者加油喝彩!